近期,有幸觀看學習了中組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了《榜樣6》(建黨100周年特別節目)。節目中一個個樸實的人物,一個個平凡的故事,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洗禮。節目中,他們站在“初心臺”上,用幾十年如一日的行動踐行了自己的入黨誓言,向我們展示了榜樣的力量。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要時常站在自己的“初心臺”上,向榜樣學習,汲取精神營養,傳承偉大力量。
站在“初心臺”上,我們要學習榜樣對黨忠誠的偉大力量。
“阿里邊防線上,零下三十多度,從來沒有一個戰士說苦”。長期高寒缺氧,指甲只剩下一半。這是扎根邊防的戍邊英雄祁發寶和他的妻子在節目里向大家透露的信息。二十多年的戍邊歲月,二十多年的兩地分居,他的眼神依舊清澈明亮,眉目神情充滿力量。他和他的戰友們知道,軍人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在邊境沖突中,年齡Z大的33歲,Z小的才19歲,他們沒有一人選擇后退?!皩幙蔂奚?、不丟國土一寸!”他們用忠誠在“初心臺”上完成了自己的當初許下的誓言。
站在“初心臺”上,我們要學習榜樣甘于奉獻的意志品質。
一生只做一件事,魏德友老人守護無人區57年,勸返臨界人員千余人次,他是中哈邊境線上的“活界碑”。目光回轉,我們看見中哈邊境線旁,一座斑駁的老房子,一些樸素的老物件,它們陪同你共同走過護邊的艱苦歲月。在平凡處鑄就不凡,于普通中彰顯偉大,魏德友老人用57年的堅守書寫出甘于奉獻的精神內涵。57年的默默奉獻,站在“初心臺”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每一名共產黨員發出號召:共產黨員應當養成腳踏實地、淡泊名利和甘于奉獻的意志品質。
站在“初心臺”上,我們要學習榜樣專業敬業的職業精神。
“落后就要挨打”是老一輩中國人的切身體會。新中國成立后,國防力量依舊薄弱,航天航空事業更是一片空白。為國鑄盾的制導專家陳定昌,一生致力于航天事業的研究。他先后主持和參與了中國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為新中國的航天夢、強國夢交出了自己畢生的滿意答卷。58年的堅守執著,他用專業和敬業向大家展示了一代航天人從無到有的扎根奮斗歷程。中國的航天事業,是一代代以陳定昌同志為代表的老同志撲下身子孜孜不倦、專業敬業真實縮影。
不知不覺,疫情已經持續近兩年,工作和家庭矛盾尖銳的兩難問題始終存在。工作怎么干?答案很簡單。學習榜樣精神,立足崗位實際,嚴格要求自己,腳踏實地兌現自己在“初心臺”上曾經許下的誓言。